警辅通找堵防专项应用
图片来源:人民公安报
“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”。2021年9月,湖北省公安机关坚持下先手棋、打主动仗,启动“找窟窿、堵窟窿、防透风”专项行动,紧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重点要素,以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实战化机制为依托,坚持打防管控建一体化、明责问责担责一体化,高效开展隐患大排查、大起底、大整治。
“警辅通”平台为基层所队提供“找堵防”专项行动的隐患上报、数据核查、任务接收与反馈功能。
找窟窿-隐患上报
隐患上报
录入流动人口、矛盾纠纷、安全隐患等风险隐患苗头或管理服务漏洞盲区的线索。
录入主体
民辅警依托“警辅通”平台开展隐患上报、人员核查。派出所专职民警负责信息审核、任务处理和督办工作。所队负责人负责信息审批、任务分配、“窟窿”上报。
信息审核
录入或核实信息后,派出所专职民警对录入信息进行线上审核和隐患分类确认。
所队负责人通过“警辅通”平台进行线索审批、任务分配和线索上报工作。
信息审批
所队负责人经研判审批,认定为非警务类“窟窿”,生成协作简报及时转交街道、综治(或党委政府)处理。
认定为警务类“窟窿”,本级能处理的,及时部署警力进行处置;本级不能处理的,通过警辅通找堵防模块上报“窟窿”至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平台。
找窟窿-数据核查
核查内容
核查“一标三实”、工作对象、重点人口、重点场所、重点行业、重点物品等辖区基础信息。
核查主体
民辅警开展信息核查、修订或新增信息和归档工作。派出所专职民警负责审核工作。所队负责人负责线索审批、任务分配和线索上报工作。
核查方法
民辅警在“警辅通”平台及时签收查看辖区相关数据,正确信息及时归档,系统自动导入至“找堵防模块”;错误信息经修改或增补后上报派出所,同时在核查时发现新的辖区及时录入信息。
堵窟窿-任务接收
接收任务
由上级通过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平台下发的重点矛盾纠纷、重点行为、风险隐患、重点人员等非涉密类工作指令和任务。
接收主体
属地派出所负责在“警辅通”平台“找堵防模块”接收指令任务。
堵窟窿-任务处置
反馈方法
接到指令后,所队负责人经研判审批,认定为非警务类任务的,在“警辅通”平台生成《协作简报》,通过警辅通平台转发到互联网微信或其他方式及时将《协作简报》转至街道、综治(或党委政府)处理;认定为警务类任务,及时安排部署在规定时限内办结。
协作简报
警务类任务本级能处理的,及时部署处置办结,在“警辅通”平台上完成处置结果反馈,系统自动导入至“找堵防模块”;本级不能处理的,上报至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平台。
防透风-线索转入
转入内容
“基础数据不实不全、可能引发恶性事件、可能影响公共安全、基础防范机制不落实”等线索和派出所转交的非警务类线索处置结果。
转入主体
派出所民辅警和党政政府、职能部门、乡镇(街道办)、网格员、党员群众。
处置方法
派出所民辅警通过互联网微信将党政政府、职能部门、乡镇(街道办)、网格员、党员群众报来的信息进行研判,判断是线索的信息,及时转入到“警辅通”平台。对于非警务类线索处置结果,由派出所专职民警通过“警辅通”平台将其反馈至“找堵防模块”。